下班後的 " social "
好新穎的地鐵站
談話氣氛非常熱烈
一群又一群的人聚集著
大街小巷都是在 social 的人
新興商業區新穎的辦公大樓
這兒是倫敦新的商業 金融中心
social 比工作更重要啦 ~
不知道 " 朝九晚五 " 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
大家都知道朝九晚五指的就是上班族啦 !
可是 在台灣 究竟有多少人是可以每天九點上班五點準時打卡的 ?
如果你是屬於這一群 " 少數 "
我想 我要恭喜你 你的老闆一定很 nice
再不然 就是你工作很有效率吧 !
或者 你的工作是按時計酬的 ?
如果很不幸 你是屬於另外那一群 " 多數 " 也不用怨嘆
我想一般人 能夠六點下班算是好的了
以前的我 七點下班也算是正常的 至少沒有耽誤到晚餐
我們家爸比 八點到家算是早的
至少不會讓孩子在上床前看不到爸比
可是 孩子九點多就要睡了 親子相處的時間 每天也不過一二個小時啊 !
而住我對面的鄰居 我常常聽到他在十一點過後開門的聲音
" 爸爸回家吃晚飯 " 對他們家的孩子而言 真是遙不可及啊 !
如果你經過我們社區 看到晚上八點有一半的房子都是暗的
請不要以為這是空屋率很高的社區
那其實是因為大家都還沒有回到家啊 !
如果我告訴你 倫敦的上班族都五點下班 你相信嗎 ?
以前我都不知道 直到這次在倫敦親眼目睹才真的相信
聽一位在倫敦工作的朋友說 ~
有一次她 5 : 10 還沒走 老闆看到了還問她 " 你怎麼還不走 ? "
( 如果在台灣 想要提早走 可能要偷偷摸摸的 " 落跑 " 或是心生愧疚地走出辦公室 )
在倫敦 準時下班是 " 應該的 " 是 " 合理的 " 是 " 正常的 " 也是 " 道德的 "
但是在勞碌命的東方人看來 卻有好多好多的疑問 ~
那工作做不完怎麼辦 ? 明天再做嗎 ?
那明天做不完怎麼辦 ? 後天再做嗎 ?
那老闆都不會跳腳嗎 ? 那員工都不怕考績太差或被列為優先觀察名單嗎 ?
以前我生老大時 在新竹一家婦產科做月子中心做月子
每次五點就看到對面食品工業研究所的員工陸陸續續走出來
看得我這個八點才能到家的人心生羨慕 ( 我根本不曾在天還沒黑就離開公司 )
大學在台北念書時 我們學校周邊都是公家機關
不管是總統府 還是法院 或是國防部 交通部 ( 現已遷址 ) .....
我常常看到下午兩點還有人在外面逛街 然後再匆忙地趕回工作單位
當然 我沒有羨慕啦 ! 只是覺得很不可思議而已! ( 胸前還掛著識別證呢 ! )
哈 ~ 如果你剛好在這些單位工作 請不要生氣喔 ! 我無意冒犯
我相信每個單位都有認真的人 也都有摸魚的人
認真的人 事情多到做不完 摸魚的人 卻要常常假裝自己很忙
就我的觀察 倫敦的上班族五點下班就相約去喝酒聊天
他們大部份都是身著深色西裝或套裝 很正式
大概是因為夏天的關係 他們都站在外面喝酒
雖然有時候天氣蠻冷的 風也很大 可是對他們而言還算是小 case 吧 !
也許有人是跟朋友喝酒 有人是跟同事
還是 即使是面對著陌生人 他們也能彼此都很自然地攀談 ?
當然我很佩服他們社交的能力
每天都喝酒聊天 每天都有這麼多話題喔 ?
都聊些什麼 ? 政治 經濟 電影 運動 股市 ? 還是跟我們一樣都在聊同事的八卦 ?
對於他們每天花多少時間陪小孩 陪家人 我也是很好奇呢 !
我更好奇的是 ~ 這樣一個國家 如何維持競爭力 ?
反過來說 像台灣這樣把時間 青春 體力 健康 全都賣給了公司 賣給了老闆
我們 ~ 是否真的比較有競爭力 ?
我們的競爭力是否只能靠著長時間的工作去換取 ?
再進一步 我一直在想 一直在懷疑 ~
台灣的學子 花那麼多時間上學 ( 小學生早上7 : 30 分出門 據說國中生 6 : 30 出門 )
花那麼多時間寫作業 ( 平均 2 ~ 3 小時 ? )
花那麼多時間補習 學才藝 考試 參加大小比賽
花那麼多時間背誦 記憶 卻沒有太多時間思考 提問
還在生長發育階段 睡眠嚴重不足 體育 音樂 美術課都被 " 正課 " 借走了
是否 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比較具有競爭力 ?
如果答案是存疑的
那麼 ~ 花那麼多時間要做什麼 ?
我在想 因為我們相信 " 勤能補拙 " 所以我們要更勤勞地工作與學習
問題在於 為什麼要先把所有的人都想成是 " 拙 " 呢 ?
中學階段的孩子一定要 6 : 30 早早出門 9 : 30 晚晚到家 才能 " 補拙 " 嗎 ?
我們都知道 我們的孩子本來都是充滿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經過了幾年的背誦與考試 創造力漸漸被標準答案取代
究竟 教育的目的 是要提昇創造力 還是要把人變得愈來愈拙呢 ?
* 相關文章 ~ 暑假作業 ( 格友米琪林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