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全家福 當時的我可能不到四歲
搬離老家逾五十年 今年我們跟媽媽有一起回去走走
這張雖看不清臉的模樣 放上來是因為這棟紅樓已經拆了 好可惜 !
當時高三只有五個班 200多人
看得出當時校門口對面都是田
校歌好像都沒改 ( 這個字實在是醜 ! )
21歲時的爸爸 與他心愛的相機
前排左一 媽媽高中時
媽媽一直都好瘦呀 ! ( 後排左一同學畫面被蟲啃了 )
前排右七 媽媽二十歲時
媽媽 前排右一
爸媽交往時生活留影
台中人 都一定要跟地標來張合照吧 !
戀愛中的女人 都是這麼美麗吧 !
小姨 媽媽 大姨 & 三姨
那個年代的人 舉止動作 & 言行談吐及衣著 氣質都很優雅
三姨與她的學生
民國53年 二月二日 ( 當時鄰家的小孩多沒有穿鞋 )
爸媽與娘家親人合影
媽媽與外公外婆 & 阿姨們
爸爸與我的堂哥 看起來是在新竹護城河拍的
表哥表姊們陸續出生 好熱鬧 ! ( 我還沒出生 )
外公 二排左2 當時阿公23歲
阿公 二排右2
阿公在大阪城 後排右7
阿公 後排右3
阿公 後排左1 於總督府 ( 推估當時他可能才20幾歲 )
阿公阿嬤結婚照
以前的人 拍照都好端莊嚴肅啊 !
阿嬤 前排左3
阿公26歲 阿嬤23歲結婚
阿公 & 阿嬤 後排中間
不知道是誰參加戶外教學 ~ 地點竟然是在襄陽路的博物館 ( 從台中到台北 很不容易啊 ! )
也是不清楚是誰參加戶外教學 當時叫作 " 遠足 "
民國時代 阿公前排右1
阿公 前排右2
阿公 前排右2
行員愈來愈多了 ! 阿公 前排右3
阿公 前排左2
阿公前排右3 六十歲年紀頭髮還好黑 !
爸爸帶日本技師出遊
爸爸接待日本技師
爸爸至大阪出差 順訪奈良
爸爸的寫真筆記
字跡工整 內容詳細
國三時 爸爸寄給我的明信片
字裏行間 充滿著爸爸溫柔的愛
我回來了 ! ! !
停擺好久的格子 密碼忘了 連上傳照片都覺得生疏
還要花點時間熟悉一下 !
雖然臉書有持續記錄生活 但我還是想將一些比較重要的片段寫進格子
雖然一時間也不知從哪一篇下手 暑假都快過完了 是從暑假遊記開始嗎 ? 還是寒假的遊記呢 ?
是從今年春天爬的雪山開始呢 ? 還是去年年底也沒有 po 的大霸行開始呢 ?
好似一時還理不出頭緒 就慢慢整理吧 !
今天是父親節 也是我此生第一個沒有爸爸的父親節 說來很難過
我想藉著格子 將幾個月前整理的珍貴的老照片放進來
外公及爸爸保存得很好的這些照片
讓我可以看到他們以及家族成員年輕時或幼小時的模樣
黑白照片畫質佳 經久耐看 不若彩色照片會褪色
.
.
整理照片 讓我有很多感動
能看到爸爸媽媽最早的照片 只有高中時期的了
爸爸甚至只有畢業紀念冊上面的照片
爸媽初高中時期 都是搭火車至台中念書 媽媽說 大約六點就要出門
爸爸住得比較遠 應該是天還沒亮就要出門了
媽媽說 先搭五分車到豐原 再轉搭七分車至台中 然後從車站步行至校
( 五分車不就是台糖小火車那種車嗎 ? )
三月份時 我們反覆看了幫爸爸製作的回顧影片 ( 為了力求完美 改了幾次版 )
我覺得他精彩的一生 實在非我們所能及
如果說 爸爸見證了台灣紡織業從起步到興盛這段輝煌時期
那麼我的外公 也可說是台灣金融史上的一頁了
阿公的老相簿又厚又重 B4大小甚至比字典還厚 一點都不誇張
相片總量是爸媽照片數量的數倍
其中很多是放大版的團體照 記錄著阿公一生精彩的職涯
從早期相紙顯影呈現的效果 跟爸媽年輕時期沖洗的照片大大不同
可以看出經過二三十年的光陰 影像技術上明顯的突破與轉變
整理照片 讓我有機會從影像中拼湊祖先奮鬥的軌跡
過去從日劇中知道 " 信用組合" 這個名詞
一直到看了老照片及上網查了一些有關台灣過去產業發展的歷史後
才知道它對當時台灣的金融及經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比較困難的是照片顯示的年份都是日治時期的年代 從明治 大正到昭和都有
我必須先換算至西元或民國 才能算出阿公當時的年紀
阿公竟然在他三十幾歲時就去過大阪及京都
還在嵐山渡月橋及大阪城等地拍了團體合照
不知阿公當時搭船要搭多久 ? 可以想見那時旅途的勞頓及辛苦
爸爸媽媽都是來自兄弟姊妹很多的大家庭
所以我的堂 & 表兄弟姊妹也特別多 外公外婆有二十個孫子
祖父祖母那邊究竟有幾個孫子 我就數不太清楚了
因為年齡差距的關係 不是所有的親戚我都見過或記得
除了自己的堂表兄弟姊妹外 媽媽或阿姨也常會提及她們的堂表兄弟姊妹
所以我從小聽到大 大致都知道她們是在說誰 若有聽不懂的我也會問
而且我很喜歡聽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
外婆也會提起她小時候念書時的日本老師 我總聽得津津有味
外公就很少提 他是一個比較安靜的人
民國四五十年代民風保守 很少聽聞自由戀愛吧 !
我的父母也是經由媒妁之言認識交往的
那個年代結婚也有拍婚紗 但不是事先預拍 而是結婚當天迎娶後去相館拍照
據媽媽說 他們結婚當天沒有宴客 拍完婚紗照就去高雄度蜜月
蜜月回來就在新竹宴請爸爸的同事
當時賓客的簽名 是簽在一塊喜布上 而且簽名還是用毛筆書寫上去的
跟照片同樣珍貴的東西 我想就是親筆寫下的字跡了 無論是筆記或是信件等
我甚至保留著數個父母寫上祝福字句的紅包袋
無論如何 那都是一種真誠的心意 是一種感動
找老照片時 找到爸爸的寫真 ( 攝影 ) 筆記 是爸爸當時在台肥五廠寫的
另外有一張爸爸出差時寄給我的明信片 我已經保存了三十幾年
爸爸總是在忙碌的差旅中 抽空給家人寄上明信片問候近況 也抒發自己的見聞
這份心意 令人感動
爸爸退休後 偶也跟老同事兼好友通信聯繫
爸爸比同事大上好幾歲 信中稱對方為 00 賢弟 卻稱自己為 XX 愚兄
遣詞用字充滿著謙虛及修養 這就是爸爸的為人
( 信件是爸爸的老同事提供 我們才知道 )
在爸爸離世將近五個月來 我並沒有停止過對他的想念
有時手握方向盤 視線不自覺地模糊 淚水已從眼角滑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RBtTtP9f8
僅以 " 千風之歌 " 一曲遙寄我的思念與祝福
希望爸爸能收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