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天文台 24 小時時鐘
位在小山丘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球狀物體會上升及下降喔 !
從格林威治天文台眺望皇家海軍學院 ( 此為地鐵站的廣告 )
皇家海軍學院面對泰晤士河 今昔對照
每天 12 : 58 會上升 13 : 00 會下降的球
觀光客都會自動排隊 等候拍照 !
這是一定要照的啦 ~ 一腳踩在東半球 一腳踩在西半球
地上標示著世界上主要城市的經度位置
於 1999 年啟用的電子時鐘
中間那條紅線 就是世界時區的起點
位於東經零度零分的格林威治
來一張開心合照 !
這張可以看出形似地球的象徵物
還看到東京與首爾的經度位置
值得一遊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去倫敦近郊玩了兩天 我們坐火車回來後 就直接到西敏橋搭船遊泰晤士河
這次的目的地 是要去格林威治舊天文台
這是除了美麗的英式花園之外 也是我極為期待的一個點
倒不是說它風景多美 而是覺得是個很有趣的體驗
同時格林威治對於世界的時區也具有指標的意義
由於很早就知道會造訪格林威治天文台
所以這次啟程飛往倫敦的途中 愈接近倫敦我就愈期待及緊張
因為機上的螢幕一直在顯示飛行的高度及與目的地的距離
距離的數字每分每秒一直在減少 螢幕上顯示我們愈來愈接近東經零度的位置
等呀等的 本來我準備拍下我們飛越東經零度的畫面
可是即將降落之際 畫面就不再顯示了
不過 我知道 我已經平安飛過格林威治上空了 !
位於倫敦東南方 建於西元 1675 年的格林威治天文台 ( 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 )
由於 1884 年舉行的國際經度會議決議 ~
以通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 即零度經線
作為計算地球上的經度 並以經度零度即子午線的時間為世界標準時間
因子午線通過格林威治 所以也稱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由於地球每天的自轉是有些不規則的 而且正在緩慢減速
所以 格林威治時間已經不再被作為標準時間使用
我們常聽到的中原標準時間 是中國五個時區當中的一個時區
也就是以東經 120 度為中央子午線 ( 中國的時區從東經 75 度 ~ 東經 135 度 )
台灣與香港 都同屬於中原時區
因此 本初子午線將地球劃分為東半球與西半球
( the Prime Meridian – the centre of world time and space )
這也是為什麼每個來到這兒的人 一定要拍下一腳踩在東半球 一腳踩在西半球的畫面作為紀念
(Come and stand on the world-famous Greenwich Meridian Line,
which represents the Prime Meridian of the World – Longitude 0º. )
來自各國的觀光客很熱情也很守規矩 興奮的心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大家都自動排隊等候拍照 一點也不用爭先恐後 也不怕畫面出現閒雜人等
照片中 混凝土地面上鑲著銅條的那條線 就是零度經線了
地球繞一圈共被劃分成 24 等份 每一個等份是一個時區
每一個時區的經度是 15 度 一天 24 小時 相差一個時區就相差 1 個小時
沿著本初子午線 左邊及右邊 分別列了許多東半球與西半球國家主要城市的位置
只可惜 我熱切地尋找 找了半天卻沒有看到 Taipei 只看到離我們最近的 Hong Kong
唉 ~ 興沖沖地來到這兒 心都涼了一半
連一個小小的特區都在上面 咱們真連特區都不如嗎 ?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嗎 ?
還是因為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才被列在上面 ?
位在小山丘上的天文台 可以腑看泰晤士河 山腳下的皇家海軍學院及格林威治公園
甚至可以看到對岸倫敦新興的金融商業中心 視野極為遼闊
位於天文台一角的塔樓 上方那顆紅色球狀物體 ( The Time Ball ) 每天在 12 : 58 分會上升
並在 13 : 00 下降到原來的位置 這是用來讓航行於泰晤士河的船隻校對時間
天文台目前作為博物館 內部不能拍照
在裏面可以看到天文望遠鏡 天文時鐘 古早的航海圖及天象圖等珍貴的歷史資料
有文字的說明也有影片的介紹 均十分詳盡 一旁也有販賣紀念品及天文書籍的地方
我們一直到博物館關門 才緩緩走下山
雖然我們已經趕不上回程最後一班的船 不過 此行還是很值得啦 !
山腳下的格林威治公園 一片綠蔭 佔地極為寬廣 很舒服
如果是週六來到這兒 還可以順便去逛格林威治有名的市集
在附近找到了一家中餐館 趕緊進去填飽肚子
因為今晚又要打包行李 明天 就要啟程前往嚮往已久的湖區了 !
* 格林威治天文台 ~
http://www.nmm.ac.uk/places/royal-observatory/history/
* 世界時區查詢
* 相關文章 ~ 倫敦八日自由行 ~ 格林威治 ( 格友果子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