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Dream Dream .....
心事誰人知 ?
有煩惱 就交給小叮噹吧 !
人生 是一連串的追逐
郵筒 也可以變這樣啊 !
即將消失的寧靜
生活應該多一點色彩
OPEN 小將也來搖旗吶喊
股市跌跌不休 國際經濟情勢不樂觀
小老百姓除了要顧好飯碗 也要為日漸縮水的荷苞想想辦法
想想 還是房子比較保值啦 ~ 存錢 錢不會長大 還不如存房子
很久沒看房子的我 最近又開始心動了
你問我最近在忙什麼 ? 就是在為房事而忙 在為房事而奔波啊 !
在新竹 說真的 沒有人在看舊屋的啦 ~
我的購屋習慣是買預售屋 因為可以變更設計 較能符合自己的理想和需求
過去買屋的經驗 都是很快就做出決定 ( 大概一個星期 )
這次到台北看屋 尋屋 我早已打了預防針 時間大概會拖得比較久 還可能都看不上一間
台北的房子 唉 ~ 連那種二三十年的老舊公寓 隨便都在千萬之上
只能說 ~ 台北居 大不易啊 !
雖然沒有刻意鎖定範圍 但 目前先從文山區及內湖區開始看
雖然 想都不敢想 有一天自己也能入住大安區
但 我還是會不小心點進去偷瞄一下 看看它到底在貴什麼
為什麼連我那位在外商公司HR當經理 老公是教授的同學也只能望之興嘆 ?
喔 ~ 原來 連大安 " 國宅 " 都已經叫價到 3280 萬了呀 !
平均一坪幾乎是 100 萬了啊 ! 這是全台灣最貴的國宅了吧 ! ( 真是豪宅級的國宅啊 ! )
就算有議價的空間 也是在三千萬上下吧 ! 給大家看看這戶的資料 要看清楚喔 ~
權狀 32.92 坪 主建物22.94 坪 ( 其他分別為 ~ 花台 0.17 公設 6.71 陽台 3.11 )
屋齡 25.5 年 樓層 2 F 而且 是沒有車位的喔 !
它的座向也不是太好 ~ 面北 而且 還是邊間喔 !
下表 是去年及前年的行情 看看小老百姓微薄的薪水 怎麼可能追得上 ?
不知該怎麼說 我當然知道 好的 location 有它的價值
但 如果我有三千多萬 我乾脆移民算了 何必去買一坪一百萬的國宅 ? 簡直是頭殼壞去 !
而且還只是 2 F 耶 ? 那其他樓層更不用說了 至少要再往上加一成吧 !
那其他區域或地段 有沒有比較好的價格 ?
在內湖或文山 兩千萬以上的房子也是不勝枚舉 全都超出了我們的預算
這時候 我們只能再縮小範圍 再縮小目標
看來看去 不是頂樓 就是邊間 不然就是二樓 不是座向不好 就是屋況很差很差
還有 大部份的房子 無論是客廳 房間 或是廚房 都會將陽台外推
有些屋主已經搬離還好 整個屋況可以一目瞭然
有些屋主還住在裏面的 看到堆了一整間屋子的雜物 亂得還真像倉庫
房子舊也就罷了 有的房子怪到讓人懷疑那些建築師是怎麼考上的 ? 怎麼會設計出這麼差的房子 ?
上網看房子 也是我最近在忙的事 我發現 各種奇奇怪怪的房子都有
大部份都是格局不佳 採光不好 廚房太小 不然就是只有一套衛廁不符合需求
有的房子是天井 有的房子後陽台窄到只夠放一台洗衣機 沒有水槽
有的房子後陽台沒有充足日照 衣服只能曬在前陽台
有的房子牆面不是方正的 可能是斜的 或是圓弧造型 ( 配合建築物外觀 )
還有的房子不是面對寬敞的巷子 而是躲在像防火巷一樣又窄又亂的巷子裏 都不知發生火災要怎麼辦 ?
連我們家小朋友都說 ~ " 台北的房子怎麼都這麼小啊 ? "
喂 ~ 小朋友你們就是沒有見過世面 才要帶你們出來見識一下
我們看了兩戶在文山區頂樓的房子 小朋友爬樓梯爬到四樓就已經喘呼呼了
還一直抱怨 " 到底是幾樓 怎麼還沒到啊 ? " 媽咪只好說 " 馬上到了 再爬一樓就到了 ! "
你們兩個真是太好命了 進出都有電梯 不知道台北人都是這麼辛苦在過日子嗎 ?
其實很多人的家根本早已塞爆 但是要換屋談何容易 ? 動輒三四千萬的新屋 要存幾輩子才夠 ?
幾天前去爸比同事家坐坐 他們是去年才入住的 樓中樓將近九十坪 又大又舒服
連書房都跟客廳一樣大 差不多有 八 九 坪 L 型的書牆從地面到天花板 就像圖書館一樣
之前在交屋前 就聽說他們跟設計師鬧得不太愉快 最後緊急撤換設計師
這次去他家 才知道原來是設計師將比例尺弄錯
把本來應該是餐廳的位置 畫到玄關的位置 那也就是說一進門就撞到餐桌啦 !
( 最後就只好打掉一間客用衛浴 才將餐廳的位置改了過來 )
而且送出去的圖也有錯卻沒發現 陽台竟然忘了加水龍頭
屋主一直到驗屋才發現沒有水龍頭 簡直快氣炸
這位設計師還是台北下來的 真是令人傻眼
我們猜想 可能是設計師很少有規劃大坪數的機會 所以才會搞砸
這位設計師說樓高 2 米8 太高了 一直說服他們天花板該如何修飾 多做一些比較不會那麼單調
我們覺得很奇怪 難道她是沒有看過樓高 2 米 8 的房子嗎 ?
客人的預算有限 而且不喜歡天花板太花俏 太繁複 花了錢日後又難整理 這位設計師好像沒有搞懂 !
爸比同事家的頂樓已經有個大大的露台可供活動 ( 放一張桌球桌都沒問題 )
房間的陽台 就當作是雨遮就好了 根本也不會去利用
設計師又一直慫恿他們陽台應該也要做一些造景才不會浪費 只能說 完全是用台北人的想法在規劃房子
看了這些房子 我的小小感想就是 ~ 找房子就像找老公一樣 很難啦 !
沒有 100 分的老公 也沒有 100 分的房子啦 !
這句話大概只說對一半 100 分的房子不是沒有 只是可能要價上億吧 !
找老公 不能老拿放大鏡去量 這樣永遠都找不到
找房子也是一樣 要慢慢放寬標準 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買房子有時候是一個緣份 找老公也是啊 !
不過 積極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因為好房子不會從天而降 好老公也不會從天而降啊 !
另一方面 買房子要買好的地段 就像找老公要找穩健型的績優股
就算現在不是績優股 也要找潛力股 買房子也是 總要買未來有增值潛力的啊 !
我發現 找老公跟找房子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可以列出 " 積極 " 與 " 消極 " 條件
像我 只要求 " 不抽煙 不喝酒 不賭博 " 這就是消極條件
而爸比 也有三不政策 " 不能比他老 不能比他高 不能比他胖" 剛好我都符合
看起來 我們的要求都不多 如果要說有積極條件 我的期待就是 " 個性及興趣 " 能夠投合
至於找房子嘛 ~ 當然也有積極與消極條件
雖然我也有三不政策 ~ 不要頂樓 不要邊間 不要二樓
但 在高房價的台北 我的三不政策可能隨時都會面臨鬆動啊 !
現在 我愈來愈能體會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雖然不結婚花錢自由的結果 可能也存不到錢 但住家裏吃家裏日子倒也輕鬆愉快
想想一棟 1500 萬的房子 一個月入四萬的年輕人 不吃不喝也要 30 年
何必去背一個重重的殼在身上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呢 ?
( 不過 事實上 有時 1 + 1 還是勝過一個人單打獨鬥 )
更何況 有的人一畢業就要償還助學貸款 年紀輕輕 早已一身都是債了 !
據聞奢侈稅不但沒有達到打房效果 甚至有些賣方還將成本直接灌到售價中 真是令人無言啊 !
每每看到台灣就業市場的薪資行情遠遠落後於南韓或新加坡 ( 大學畢業生薪資水準平均差三倍之多 )
就令人覺得 唉 ~ 人才外流的嚴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
表面上因為人事成本低廉企業取得了競爭的優勢
結果 沒了人才 光靠 cost down 企業還能苦撐多久呢 ? 台灣的優勢又在哪裏呢 ?
爸比已經連續幾天在公司搞到十一二點才回家 大嘆好的人才都不知道在哪裏
( 昨晚十二點多到家 竟然還沒吃晚飯 ~ 而且沒有加班費喔 !
天哪 ~ 已經工作超過十五六個小時 連休息二十分鐘扒幾口飯的時間都沒有嗎 ? )
少子化 已經削弱了台灣內部的生產力 內需市場也隨之萎縮 人才又外流 真是雪上加霜啊 !
當政府告訴我們經濟成長率達到多少 失業率降低了多少 出口成長多少 ....
說真的 你覺得這些數字對小老百姓有什麼意義嗎 ? ~ 薪資還是一樣沒有漲啊 !
前幾天去外面吃飯 驚見穿著廚師服的內場人員親自端菜上桌 ( 服務生從三個變成一個 )
這已經是我這一個月以來第二次見到了 ( 另一次是在別家餐廳 )
餐廳生意不好 是最直接的 " 經濟指標 " 其他的數字 都只是官方數字啊 !
走在路上 等著出租或頂讓的店面愈來愈多 只讓人覺得冷颼颼的景氣寒冬已悄悄來臨 !
22 K 表面上美化了就業數字 實際上卻埋下產業空洞化的隱憂
錯誤的政策 比任何不作為還要糟糕 ! 當然 也不能全怪政府或企業
大學生或研究生的素質愈來愈低落 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啊 !
當然 大學生就只能當工讀生用 有個 22 K 勉強圖個溫飽就偷笑啦 !
前兩天聽到一位家長在說 在她任教的國中生 她每每感到一屆不如一屆
舉個例子 ~ 剛開學時 她請學生幫忙佈置教室 學生竟然回她說 " 可是以前我們都是老師在做的耶 ! "
現在的孩子到底是怎麼啦 ~ 多做就好像吃虧一樣 而且還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
像這樣的心態進入職場 說真的 ~ 22 K 都還嫌多 還是回家吃父母吧 !
以上是我的看屋心得 順便發發牢騷一下 ~
報告完畢 !
看了別人爛爛的房子 才知道自己的房子有多好
連小朋友都說 " 我才不想搬家呢 ! " 聽了都覺得很安慰
( 放心 我們不會搬家的 這個家 是媽咪最得意的作品了 ! )
感謝爸比給我們一個舒適溫暖的家 爸比 你辛苦了 !
明天就是爸比的生日了 祝福爸比 生日快樂 !
* 相關文章 ~ 小心 ~ 炸彈就在你身邊 !
ps. 據統計 現在七年級生有高達 35 % 的人認為 ~
只要工作遭遇措折 就可以辭職回家靠父母
也就是說 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這麼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