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世界是彩色的
春天的樹 秋天的樹 音符樹 注音符號樹 各種的樹
這張花花樹 我喜歡 !
豐富的畫面 明朗活潑的色彩
小朋友盡情揮灑創意
同色系 不同深淺的變化 很有層次
這兩棵數字樹及英文字母樹 多可愛呀 !
這幾棵樹 好柔和的感覺 充滿動感
暖暖手套
小朋友的拼布畫
拼布畫是分組集體創作
每一位小朋友負責一小部份
將大家的拼布作品拼接起來
集體創作讓小朋友學習溝通與合作
中年級畫的各種樹 有別具創意
小朋友的創意無限 作品都好美呀 !
小朋友畫的農村好美 讓我也想走進去
純樸的農家樂 時間好像倒回三十年
這是一系列的黑白鳥作品 最後完成集體作品
這棵彎彎曲曲的樹 好像傑克的豌豆
小朋友大膽創作 對色彩掌控自如
彩色的樹葉 很絢麗的色彩
利用廣告DM 作的畫
各種廣告 DM 都入了畫
小朋友對大自然的觀察也很細微
教學成果展 教室一角
彩色玻璃窗作品 好像鑲嵌玻璃一般
低年級的集體創作
點點畫 也好有立體感
高年級的英語作業
用貼紙作畫
三年級寒假作業 ~ 新年的習俗
寒假作業 ~ 旅遊日記
這些是上個月小朋友學校舉行親師座談會的成果展作品
一個早上 扣掉座談會的時間 要觀賞及拍照時間實在不夠
每次都覺得好匆忙 只能重點式地拍 不過照片量還是很大
我總是很期待這一年一次的成果展
對於不善畫畫的我 總能在每個小朋友的作品中找到創作的能量
小朋友的畫作充滿豐富的想像力 用色大膽不受限
即使像是 " 樹 " 這樣平常不過的題材 他們都能盡情地發揮創意
而且同樣是樹 高年級及中低年級的表現方式就有很大不同
他們總能隨心所欲地畫 無論是細膩或是天馬行空 各具特色
我常常夢想能走進他們的畫中 走進奇幻的色彩世界 ~ 那沒有紛擾的美麗世界 !
前天去接小朋友時 將車子停在一處工地圍籬旁
弟弟提醒媽咪說 " 工地不是會有石頭掉下來嗎 ? "
媽咪說 " 現在工人已經下班 不會有石頭了 " ( 媽咪停好車 不想再移車了 )
弟弟說了令媽咪有點想笑卻又很有道理的話 ~
" 工人下班 石頭又不會下班 ! " 好啦 弟弟謝謝你提醒媽咪啦 !
最近檢查小朋友的功課 以前對於他們的錯字或是注音有誤我總是能很快地挑出來
但自從我看到一個奇怪得不得了的注音後 我現在都會有所遲疑 會先問問他們是怎麼教的
例如 ~ " 呱呱墜地 " 這個詞 你們知道怎麼唸嗎 ?
呵呵 你們一定想不到它竟然不唸作 " ㄍㄨㄚ ㄍㄨㄚ " 墜地 而是讀作 " ㄍㄨ ㄍㄨ " 墜地
我當場傻眼 找哥哥過來問 " 那什麼時候才唸 ㄍㄨㄚ 呢 ? " 他說 " 只有呱噪才可以唸 ㄍㄨㄚ "
後來我又問 Conrad " 那麼頂呱呱 是要唸作頂ㄍㄨㄚ ㄍㄨㄚ 還是頂 ㄍㄨㄍㄨ 呢 ? "
他搖搖頭說 " 我也不知道 " 媽咪說 ~ " 那你明天去問老師看看 ! "
我在想 是不是老師也要去問問教育部才會知道呢 ?
我不是學文的 對於語音學也毫無所知 但我還是忍不住要發發牢騷
據說教育部改了很多字的讀音 是以北京話作為修正的標準 ( 爸比說是 " 滿州話 " ? )
我不能說這個標準對或不對 好或不好 我想說的是 ~
語言的使用 包括措詞用字或是唸法 有它的在地性 而且不能忽略這個事實
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溝通 而不是為了增加代溝
像是 " 石頭 " " 蘿蔔 " 或 " 葫蘆 " 唸成 ~ 石 ㄊㄡ˙ 蘿 ㄅㄛ˙ 葫ㄌㄨ˙ ( 唸輕聲 不唸二聲 )
還有 " 牛仔ㄗㄞˇ 褲 " " 歌仔 ㄗㄞˇ 戲 " 唸成 " 牛ㄗˇ褲 " " 歌ㄗˇ 戲 " 我還勉強能夠接受
但如果 " 男主角 女主角 " 一定要唸成 男主ㄐㄩㄝˊ 女主ㄐㄩㄝˊ 說真的我聽了都起雞皮疙瘩啦 !
還有 今天還看到了個怪字 雌雄不唸作 " 雌ㄘˊ雄 " 竟讀作 " 雌ㄘ" 雄 我真懷疑自己有沒有看錯啊 !
我都跟小朋友說 你考試可以這樣寫 可是你這樣說話會沒有人聽得懂 ! ( 真是可憐的一代 )
雖然我也不 想這麼對孩子說 但實際情形不就是如此 ?
還有 " 諸葛亮 " 也不能唸成諸ㄍㄜˇ 亮 而是諸ㄍㄜˊ亮 ( 二聲 ) 那葛小寶就變成 ㄍㄜˊ小寶啦 !
而我們口中的 " 法ㄈㄚˋ國 " 現在改唸 " ㄈㄚˇ 國 " 俄ㄜˋ羅斯則叫作 " ㄜˊ" 羅斯
另外 像我常常掛在嘴邊的 " 一塌ㄊㄚˋ糊塗 " 現在也改成了 " 一 塌ㄊㄚ 糊塗 "
好滑 ㄏㄨㄚˊ稽 要說 " 好滑ㄍㄨˇ 稽 " 凹凸不能說ㄊㄨ 要說ㄊㄨˊ 所以凸ㄊㄨ透鏡就變成 ㄊㄨˊ透鏡
拼ㄆ一ㄣ命 則改成了 " 拼ㄆㄢˋ命 " 那是不是努力打拼也該唸成 " 努力打拼ㄆㄢˋ" 哩? 真令人一頭霧水
Conrad 還說 ~ 不能說 " 液 一ˋ晶電視 " 要說 " 液 一ㄝˋ晶電視 " 唉 ~ 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啦 !
好吧 ! 我承認自己國學造詣不佳 但我想問的是 ~ 你在路上跟人家說 " 這樣子好ㄍㄨˇ稽喔 ! "
或是說 ~ " 喂 ~ 那麼拼ㄆㄢˋ命加班做什麼 ? " 請問這樣有幾個人聽得懂啊 ?
喔 ~ 我的天呀 ! 台灣的教改 只能在這些枝微末節上著手嗎 ?
你能想像有一天這些 八 九年級的小朋友在主播台上報新聞 將頂呱呱報成 " 頂 ㄍㄨ ㄍㄨ "
你聽得懂他在說什麼嗎 ?
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口音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就像台語或客語也有北中南不同的說法或發音
" 統一 " 的讀音 這件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報導 新加坡的小學生老師給的作業是探討有關 " 阪神地震和福島地震造成的災
害有何不同 是什麼原因造成不同的災害 ? " ( 大致的意思是這樣)
我們卻還停留在 諸葛ㄍㄜˇ 亮 還是諸ㄍㄜˊ亮 這樣無關痛癢的 " 重點 " 上 !
上學期哥哥學校同年級三個班的老師一致要求學生背國語課文 而且是每一課都須一字不漏地背及默寫
我心想 怎麼可能能一字不漏地背 ? 我自己的文章我都背不起來了 更何況是背別人寫的文章 ?
再說 背得滾瓜爛熟對提昇下一代的競爭力有什麼關係 ? 文章是用來欣賞 不是用來背的 !
Conrad 不是自動加字就是減字 再不然就是用自己的話 " 背 " 得很流暢 我覺得這有什麼不好 ?
我想跟老師反應 小朋友已經很盡力了 還是背不好 但怕小朋友被冠上 " 偷懶就找理由 " 就沒再反應
我很驚訝的是 其他的家長也都認同這樣的作法嗎 ? 怎麼都沒有人出聲音 ?
還是他們都跟我一樣怕孩子被貼標籤 只好摸摸鼻子照做 ?
( 還好這學期已不用再逐課逐段背誦 鬆了一口氣 )
像考詞語解釋 將 " 形容 " ...... 寫成 " 比喻 " ..... 也會被扣分
雖然這不是老師的本意 但同學交換互改 小朋友又無法拿捏標準 只好稍有不同就扣分啦 !
請問 " 形容 " 和 " 比喻 " 這兩個詞對小學生而言有這麼大的分別嗎 ?
小朋友花太多時間在記誦一些對提昇思考與分析能力無關的事情上面 對提高競爭力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不能怪老師 我也相信不是每個老師都這樣
但 只要這個社會還停留著要求 " 標準答案 " 這樣的思維 老師也只能照辦
教育部修正許多字的讀音 想要與北京接軌這種 " 統一標準 " 不也是出自同樣的思維 ?
請問教育部在上位的官員們 當你的孩子對你說 " 呱 呱ㄍㄨㄍㄨ 墜地 " 的時候 你是什麼反應呢 ?
當你聽到 " 頂呱呱 " 竟變成 " 頂ㄍㄨㄍㄨ" 的時候 你還要堅持這樣的改革嗎 ?
改革讓許多人變得無所適從 這樣的方向是對的嗎 ?
( 例如 : 可能造成這個社會有三分之二的人聽不懂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在說什麼 這種一國兩制的結果 )
一個字究竟有幾種不同的唸法 這或許是學者專家的研究範疇
我認為庶民百姓只要知道在台灣它是怎麼唸就行了 我的想法是 ~
一個國家或地域的共通語言 無論是唸法或是遣詞用字 都是在這塊土地的人們共同生活經驗的累積
這個累積包括了語言及用字慢慢形成或演變的過程 學校的教育可以與它脫節嗎 ?
這塊土地上人們長久以來的生活經驗或語言使用的習慣 怎能如此輕易被否定 ?
這些政府高官為何頻頻做出一些與庶民生活認知或社會期待落差這麼大的決定 ? 真是令人費解 !
台灣的教育該何去何從 考驗著這一代有決策力的人的智慧
但 台灣的競爭力提昇或沉淪 卻是由下一代去承受與背負啊 !
* 相關文章 ~
暑假作業 ( 格友米琪林的分享 )
給孩子的童年記憶 ( 格友茱麗葉的分享 )
充滿創意的美式教學 ( 格友茱麗葉的分享 )